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学院教学改革系列要求,强化教师暑期备课实效,2024年8月8日,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威尼斯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人工智能赋能‘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主题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晓主持,全体授课教师参加。
在会议第一环节,刘翰林博士结合暑期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主题研修班学习心得,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知识点,以“诗中的世界观”为主题,阐释了经典诗词中蕴含的正确世界观。其中,刘老师具体展示了人工智能操作方法,包括将古诗句与矛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文本创作、绘图创作,就物质概念与学生开展模拟辩论等。刘老师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课堂运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最后对应用这一技术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在会议第二环节,与会教师就人工智能与“原理”课教学的有机结合意义和路径展开研讨。
杨渝玲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工智能赋能“原理”课教学进行探讨:一是在内容上结合“原理”课内容,对人工智能时代加以思考;二是采用人工智能形式进行“原理”课教学;三是运用人工智能的互动性特征,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从观念上明确,人工智能融入课堂是一个大趋势,应当主动出击,让该技术成为我们的工具,服务于思政课教学。
教研室副主任李莉认为,基于人工智能把“原理”知识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探索非常有意义,新奇有趣,给人启发。可充分发挥语言大模型的交互功能特点,在课堂中设置一些人机互动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人工智能融入课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技术自身的发展,更主要的还是需要教师们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总结。
吴丹副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融入“原理”课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生动性。比如,利用人工智能与学生进行辩论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增强学生对“原理”课相关知识点的理性思考。
郑善文博士认为,运用人工智能,将有助于构建体现思政课生动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机制,从而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邓扬麒博士认为,将人工智能融入“原理”课程,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改变传统满堂灌、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措施;可尝试将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通过人工智能模型有机相融,定制生成式教学助手,这将有助于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李亚熙博士认为,“人”“机”关系是将人工智能融入“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考察的基本维度,并具体表现为技术与思维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而言,人工智能的运用在于改变“原理”课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方式,丰富学生认知过程,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不管人工智能以何种形式、与哪些内容进行结合,其所面对的根本问题始终是思维训练本身。
顾梦婷博士认为,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有机结合。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在形式上得到有效落实,更要深入契合到“原理”课的相关知识点中,切实发挥人工智能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理”课程内容的积极作用。
与会教师还就人工智能与学生互动环节设置、传统文化与课程知识点对接的思路方法和案例选择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晓主任在总结时提出,人工智能融入教学既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也是整体趋势。应当认真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人工智能发展重要论述精神,提高前沿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切实推进探索研究和实践,充分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效果,不断强化课程生动性、互动性,把“原理”知识点讲清楚、讲深刻。
此次教学研讨是“原理”教研室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环节,为教研室进一步推进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原理”课教学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下一阶段课程专项改革明确了基本思路。
图文|顾梦婷 审核|朱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