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深入把握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基本内涵,深刻认识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重大价值,深度探寻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实践路径。”
作者:方世南,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东吴智库首席专家(为阅读方便,此处删去原文注释与参考文献,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摘 要:绿色慈善事业是新时代以慈善事业绿色化转向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开拓创新型慈善事业,其产生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慈善事业培植了慈善事业的新理念,拓宽了慈善事业的新空间,为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前景,必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开创将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的慈善事业新格局。深入把握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基本内涵,深刻认识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重大价值,深度探寻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实践路径,对于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和美好地球家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绿色慈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一重要论断和总体要求,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大的普适性,对于推动慈善事业绿色化转向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提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要求,明确了很多公益慈善力量可以并且应该积极参与的一些具体领域和事项,极大地拓宽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空间。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人自身的身心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挥好慈善事业对于促进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作用,也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推进传统慈善事业从关注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向同时关注人与自然关系转变,以绿色慈善事业助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项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为此,我们要深入把握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基本内涵,深刻认识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重大价值,深度探寻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实践路径。
绿色慈善事业是新时代推动慈善事业在注重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协调改善的同时,注重以慈善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新型慈善事业;是推动慈善事业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体化协同发展,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的新概念、新任务新战略。绿色慈善事业极大地拓宽了慈善事业的思路和视野,打开了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空间,必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有力地模塑出崭新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地球美好家园作出新贡献。慈善是人类真善美本质的表现方式和实际举措,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古今中外的“慈善”概念都限定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仁爱友善、相互关心、济贫扶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人文传统,慈善事业作为中华优秀伦理的重要内容,既古已有之又生生不息。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慈,爱也”;“善,吉也”。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慈”和“善”都可以分别指示多种特定的意义。“慈”字表示“爱”,既可以指“上爱下”“父母爱子女”,如《诗·大雅·皇矣》“克顺克比”毛传“慈和偏服曰顺”,孔颖达疏引服虔“上爱下曰慈”;也可以指“对父母的孝敬”,如《庄子·渔父》“事亲则慈孝”,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左氏传》“子之于亲亦曰慈”。“善”字表示“吉”,有“吉祥,好,美好”“善行,善事,善人”“好处,优点”“和善,老实”“交好,亲善”“擅长,善于”“通晓,熟练,熟悉”“修治,治理”“妥善”“成功”等多种含义。中国古代最早的“慈”和“善”连用的例子是《北史》中关于崔光的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在此处,“慈”和“善”是两个独立的词,分别形容崔光的品性。“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慈’与‘善’主要是指个体德行方面的美好品质。”现代汉语中的“慈善”一词是个舶来品,并非中国本土思想的直接继承或创造性转换,它对应的英语词汇主要有两个:charity和philanthropy。从词源上看,charity来自基督教的《圣经》,由人与上帝缔约、上帝对人的无限关爱演变而来;philanthropy来自古希腊语,本义是“爱人类”,包含了超越个体差异和国家民族分别,进而对人类整体的关怀。可见,“慈善”在西方有着两个不同的来源,是先由日本学者翻译出来后传入中国的。由于日本人使用汉字通常只是借用,汉字原本具有的意义并未被挖掘或得到延伸。日本译者看到“慈”与“善”共同传递了charity的实质,即“出于个人自愿而做出的助益他人的好事”。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慈善概念和慈善事业,基本上都是围绕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的一种友善的道德认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随着人与自然关系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与政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态公正与社会公正之间的互促共进关系越来越明显,慈善事业的绿色转型任务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以绿色慈善事业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成为时代之所需、人民之所想、社会之所盼,推动着慈善事业与时俱进发展,促使慈善事业从最早维系人类原始共同体的社会关系行为和现今协调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友爱方式,发展成为一种在注重社会共同体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发展的道德行为,促使社会伦理与环境伦理有机结合,使慈善事业既成为助推社会朝着公平正义和谐美好方向发展的一种强大力量,也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显著标志。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以来就必然具有的客观关系,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但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既要协调好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也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是人类与环境友好的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因此,一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上看也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双向构建的历史。人与自然能否达成一种和谐共生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将直接产生重大影响。环境友好必定会带来社会关系友好,而环境不友好势必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张。在气候变化异常、生物多样性锐减、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供给能力有限、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理性张扬、消费主义盛行、奢靡浪费成风的态势下,推动慈善事业绿色化转向就是基于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发展的现实诉求,由此一种新理念、新举措、新任务必然应运而生,这也是将注重解决人类自身矛盾与同时注重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矛盾两者结合起来思考和行动的必然要求。生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安全任务。生态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人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现实是,我们正面临一个崩溃的时代或突破的时代。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地球环境去继续遭受蹂躏,直到它有朝一日再也不具备可供人类居住的功能。或者,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只有能与地球和谐相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因此,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所构成的两类生命共同体中,一方面,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直接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将关注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的慈善事业与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绿色慈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以绿色慈善助力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能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中达到推动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发展的目的。绿色慈善事业在绿色化转向中“爱自然、为自然”的爱心实践,意指个人、团体或公益组织注重关爱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自觉地培育形成绿色健康、低碳环保、可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愿在财物或劳务上为推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以及为特定的生态保护对象提供帮扶资助,从而不断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共赢关系发展。绿色慈善事业是随着新的时代问题出现而予以回应并解决的创新发展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他指出:“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不管做了多少,只要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就开始了道德积累。”绿色慈善事业体现了广泛群众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行为,体现了通过慈善绿色化转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形成以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积累。绿色慈善事业有助于全社会在生态(环境)伦理文化氛围中精心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从而更加牢固地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自觉地将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并以发展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功能,创造出生态文明这一全面超越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工业文明发展范式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人口优质均衡型社会、生态安全健康保障型社会的重大价值,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地球家园作出新贡献,稳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慈善事业对于促使全社会在关爱自然和关爱社会的密切结合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享受环境权益和履行环境义务的有机统一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慈善便捷性和人文性的紧密交融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化等方面,都显示出十分重大的价值。(一) 绿色慈善事业展示了推动全社会在关爱自然和关爱社会的密切结合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重大价值
绿色慈善事业是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性慈善方式,其目的是精准对标目前较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影响经济社会整体性高质量发展问题,以及因此导致的生态环境权益不平等、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等社会问题,通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确保国家总体安全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以往的慈善事业更多致力于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其关注焦点放在人际关系改善和社会公平正义上也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和生命危机交织并存,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导致的生态矛盾愈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人们平等地享有环境权益的绿色慈善就应运而生。绿色慈善事业强调以专项慈善资金和义工劳务,有针对性地帮扶具体的生态对象,聚合人力物力精准对标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问题,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效力,促使生态产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实现。绿色慈善事业不仅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程度,蕴含了生态公正、绿色发展、永续发展之意,致力于实现人自身的身心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从慈善的角度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二) 绿色慈善事业彰显了推动人们在享受环境权益和履行环境义务的有机统一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价值
生态权益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益之一,与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一起构成人的权益的有机整体,从权益实现和权益保障的高度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和使用“生态(环境)权益”的概念,但是,他们从现实的人和人工作、生活所需要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是在自然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权益就是人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应有的基本权利,以及在行使这些权利时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同时还包括人在保护生态环境时应尽的各种义务。绿色慈善事业是一种有助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中促使人们生态(环境)权益得以不断实现的伟大事业,也是一种灵活多样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呵护自然的慈善模式,可以根据现存的生态问题确定绿色慈善所需援助的对象及方式,并且能够畅通渠道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因此,绿色慈善事业本质上就是绿色发展实践和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是一项需要统筹部署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的作用。绿色慈善事业能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慈善活动来满足社会群体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持续化的慈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意向的绿色慈善项目,通过社会组织的力量汇聚慈善资金和劳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从而为加强自然生态领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精准对标的绿色援助,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并更好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调动更多社会成员参与绿色慈善活动,是增强绿色发展后劲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能的科学途径,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绿色慈善事业是对慈善道德门槛的合理化调整,通过营造良好的绿色慈善舆论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孕育更多慈善主体与慈善行为提供平台和渠道,汇聚公众的集体力量解决因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环境权益不平等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转化为子孙后代共同享有的坚强靠山,达到为社会成员谋求平等的环境权益的目的。以绿色慈善事业的社会性、广泛性引导全民参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唤醒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能促使参与者自觉地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推动人们力所能及地援助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爱心和社会责任,促进全社会环境伦理的发展。(三) 绿色慈善事业体现了在慈善便捷性和人文性的紧密交融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价值
由于自然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相应的生态保护的成本和工作量也不一样。将绿色慈善事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好地优化生态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生态的公平正义。绿色慈善事业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具有便捷、智能、高效、透明等特点。通过构建清晰的慈善价值网络,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精准匹配援助对象,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慈善资源配置效率,以精准高效的对接极大地降低中间操作费用成本。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把募捐、捐赠、受益对象和志愿服务等有关信息进行录入、更新和共享,线下公益项目和活动的推进状况也可随时在互联网上快速得到反馈、跟踪及检测,相关募捐者、捐赠者、受益对象、志愿者的信息也能得到完整展示,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绿色慈善公益过程的效率和透明度,从而增强了交互的社会信任。绿色慈善事业还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精准对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所要进行的绿色发展项目,促进生态保护责任的合理分摊。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低碳消费、绿色出行、生产等方式就能参与到绿色慈善活动之中,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问题。总之,绿色慈善事业能统筹线上和线下两条慈善线路,依托互联网技术以便捷性、简约性等特点提高生态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等生态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与城市绿色转型,实现城市和乡村空间发展的低碳化、绿色化。此外,绿色慈善活动还启迪人们,生态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为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共享,享有优质资源的地区应积极帮助资源较为贫瘠的地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尊重和保护不同地区人们平等享有生态环境权益。(四) 绿色慈善事业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化,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绿色文化滋养。
绿色慈善实践行动是涵养社会绿色慈善文化的肥沃土壤,而绿色慈善文化是一种有助于推动人们志愿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始于利他、终于互利,力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文化。绿色慈善文化在人们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实践中形成,并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是生态保护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统一的结果,推动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绿色慈善事业为各种援助对象提供了宽广的援助平台,聚集力量和资源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并在更大范围内不断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慈善需求,它不仅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能宣传绿色慈善文化、发展绿色慈善文化。绿色慈善事业本身不仅蕴含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内涵,在运行的过程中又强有力地创造着生态文化新形态,推动全社会培育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并将大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旁观者转化为积极参与者,不断壮大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队伍,不断放大慈善的社会效应,促使慈善之花争相竞开在人与社会关系领域和人与自然关系领域,形成蔚为壮观的社会文明风景线,发挥出敦风化俗、教人为善的效果。绿色慈善事业通过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慈善项目以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慈善需求,能更大范围地带动社会成员参与慈善事业,对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涵养绿色慈善文化,以及塑造向上向善向优的文明形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绿色慈善事业精准对标扶助对象,能够起到定向发力的援助效果。绿色慈善事业是促进慈善活动由单一利他到双向互利转变的新方式,在执行过程中帮扶者提供的援助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而优美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能为帮扶者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因此,绿色慈善事业在本质上是互利的事业,是从纯粹利他的牺牲走向双方互利的共赢,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以绿色慈善事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是一项知行合一的崇高事业,有着多样性的实践路径,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才能不断完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绿色慈善活动的平等性、互动性、参与度等提供了便利条件,“随手公益”“快乐公益”“指尖公益”等逐渐成为绿色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绿色资源,“绿色慈善事业+互联网”能有效扩大绿色慈善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绿色慈善事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支付宝“蚂蚁森林”就是“绿色慈善+互联网”的一个生动例子:用户只需在平台上领取一棵虚拟树苗,即可通过行走、共享单车、网络购票及各种线上线下支付低碳行为获得能量奖励,累计一定值后即可兑换真树。用户通过购买虚拟树苗在荒漠地区种下一棵真树,同时还可获得一张专属编号的“荣誉证书”,起到了很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又如通过开发设计出以“人人公益、触手可及”为定位的集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专门的绿色慈善项目等信息于一体的专属APP软件或小程序网页,个人或团体一经注册就可拥有一个绿色慈善账户,并参与消费捐、结对捐、一起捐等绿色慈善活动。如在消费捐活动中,用户只要在网上平台消费一定金额,就可以由商家代为捐出一定款项用于生态保护等绿色慈善项目,不仅能满足其绿色消费需求,还能参与到绿色慈善活动当中,推动经济发展与绿色慈善形成良性互促的关系。再如在平台上设立绿色慈善专栏,把绿色慈善活动急需保护的珍稀动物、濒危动物、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进行分门别类展示,为各类生态环保信息更大范围传播提供畅通渠道,从而调动更多的资源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便于用户通过网页平台直观地了解各种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最新信息动态,并且不受距离和时间的限制,自由地选择资助的项目和捐赠数额。但由于网络诈捐、骗捐等现象频发,人们对于网络募捐是存在一定顾虑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处置、捐赠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及时让慈善主体了解慈善项目的进展并定期处理反馈信息,增强人们对掌上慈善的信任感和参与度。绿色慈善活动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不能盲目推进或搞急功近利的运动和突击,应实施“造血式”生态环保公益项目,推进绿色慈善活动项目化。比如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慈善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绿色慈善项目、义工活动绿色慈善项目、农业农产品绿色慈善项目等,把受益对象分门别类地向社会公众展示,让广大民众能更直接精准地了解和参与到意愿的绿色慈善活动当中,从而增强绿色慈善活动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保护修复、农业农产品扶助等提供较强的针对性服务和支持,从而增强绿色慈善活动的价值效能。尤其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宏大工程,需要调动各方人力物力给予支持和帮助。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方能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惠民富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而变现为“金山银山”。应倡导设立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相对应的绿色慈善项目,将庞大的系统性的保护修复压力进行细化分解。可以通过划定公益森林片区、公益草地片区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森林、草地抚育等慈善活动,为从种植到成熟整个过程所包含的施肥、灌溉、修剪等各项工作捐赠慈善资金或提供义工劳务支持,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增加中国优质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力。同时,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调动社会资本和绿色金融资本针对性投入和使用,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保证项目资金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鉴于生物安全、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极端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就成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健康和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绿色慈善项目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粮食安全作为重点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把重点放在珍稀动物和濒危动物保护上,要科学系统地评估生物资源,列出珍稀动物和濒危动物的保护名录,划定动物栖息地修复区域,并相应设立专门的绿色慈善项目,与慈善基金会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要倡导在微博、抖音、微视、快手等社交平台开设专属绿色慈善账号,通过直播或摄像分享各类动物的生活栖息状态,吸引更多网民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鼓励网民在线认养各类动植物,承担认养动植物培育、照料、保护等方面的费用,通过捐款或义工劳务服务等方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同时应设置好相应的奖励办法,比如网民一经认养某种动植物,就能获得绿色慈善积分,并获得一定的优惠或奖励,以此吸引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其重点之一在于调动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稳产高产。中国农业资源丰富,销售特色农产品可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应将农业发展与绿色慈善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开发绿色慈善农业产品,以“绿色慈善+农业”的方式助力农民增收。绿色慈善事业要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事业,就要大力倡导绿色慈善义工活动,这是推动绿色慈善事业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义工提供的劳务能促进绿色慈善项目的实施。通过设立绿色慈善义工项目,并依靠全国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员服务中心的力量组织开展系列义工活动,可促使绿色慈善实践活动走深、走细、走实。在开展绿色慈善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可与学校、企业、机关等各类单位建立联系、合作,拓宽义工活动成员的来源和规模,同时为社会成员积极参与义工活动提供绿色通道。义工参与的绿色慈善项目可根据时长、活动类型等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以增强义工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绿色慈善义工项目既能满足人们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的愿望,也能让人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情感,为义工服务团队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从而更广泛地引导社会各界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更加自觉地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爱自然爱社会的高素质生态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