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教授的著作《马克思环境思想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一等奖
时间: 2016-12-05  作者: 办公室  浏览次数: 1410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一等奖共20项,我院方世南教授的著作《马克思环境思想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荣获一等奖,也是全省马克思主义学科唯一的一等奖。 

      方世南教授的研究成果聚焦时代问题和中国现实,在全面系统挖掘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基础上,阐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需要马克思环境思想的指导。书中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一是用全新的视野全面系统梳理和挖掘了马克思环境思想。该研究成果论述了马克思环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体系、精神实质和价值功能等。将马克思环境思想与唯物史观联系起来研究,揭示出马克思环境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蕴涵的环境思想。该研究成果特别指出,马克思环境思想中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而这一思想正是马克思环境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环境思想的价值追求是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声。同时,分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循环经济思想。认为,认识和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需要从马克思环境思想中寻找智慧。研究成果批驳了有些学者认为“只有红色马克思,没有绿色马克思”,“马克思只有经济危机理论,而没有环境危机理论”,甚至认为“在环境保护上,没有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有害的了”等一系列认识误区。

二是彰显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该研究成果结合当代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要从环境哲学的高度确立人与环境友好的理念,从环境政治学的高度确立环境问题是重大政治问题的理念,从环境经济学的高度确立环境与经济关联性的理念。该研究成果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制度建设是根本的观点出发,指出了制度缺陷是引发环境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论证了绿色制度文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保证,指出了绿色制度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在实践和建设,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积极作为,需要企业承担起环境责任,需要公众和社会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需要加强区域环境合作治理。

三是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学术观点。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先生在这本书序言中指出,此项研究成果“对于马克思环境思想作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界定了“马克思环境思想”,提出的“马克思环境思想中国化”、“绿色制度文明”、社会整体文明论”等观点,都是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研究成果既有思辨性的理论阐释,又有实践发展的问题辨析;既有客观性的学理分析,又有情感性的责任彰显,这对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当代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环境治理与保障公众生态权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院方世南教授荣获全省马克思主义学科唯一的一等奖,充分彰显了我院教育研究在全省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