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进一步增强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2017年8月2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威尼斯人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基地联合主办的“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圆桌会议在苏州举行。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莹、《理论动态》编辑部副主任张治江博士,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威尼斯人 院长、博士生导师、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苏大基地主任田芝健教授,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威尼斯人 博士生导师姜建成教授,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威尼斯人 硕士生导师朱蓉蓉教授,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威尼斯人 副教授郑芸博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启卫、李文娟,南京大学威尼斯人 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建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威尼斯人 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福寿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肖晋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曹峰旗博士、伍醒博士,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杨建春博士等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四个自信”与学术自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学派”的内涵、特征、历史、理论、方法、发展方向和“中国学派”与理论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了创新学术观点,形成了丰硕研究成果。
一、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的内涵和价值研究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不仅给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空间,而且也赋予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起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的责任和重担。
田芝健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首先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坚定学术自信既要克服学术自满、自负、自大、自傲,又要克服学术自卑,实现学术自信、学术自觉、学术自强的有机统一;二是打造中国学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外来有益学术成果进行批判性借鉴和选择性吸收,面向中国和世界发展未来方向和现实难题进行前沿性探索和建设性创新,使各种理论和具体的学术流派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努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现中国气派、彰显中国风格、散发中国魅力、作出中国贡献。
姜建成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进行伟大创造的产物,是对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产物,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增强学术自信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当代中国离开了“四个自信”,学术自信就没有根,就没有魂;反之,离开了学术自信,就难以展示“四个自信”的思想活力,也难以彰显“四个自信”的学术魅力。探讨“四个自信”与学术自信内在关系,就在于深刻揭示“四个自信”与学术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共识,真正揭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大社会历史作用,体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打造“中国学派”责任与担当。
朱蓉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自信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态度,是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体现了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术自信,主要是指对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并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表达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道路选择、制度设计、文化传承能力的高度自信。
郑芸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构建中国学派的意识觉醒,源自于中国现代化实践取得伟大成就的强烈刺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当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超大型的后发国家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其经验和智慧既是独一无二的,也别具价值。从“中国走向世界”到“世界走向中国”的转型,不仅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现实层面表现,也应该是中国理论体系、中国学派在世界思想体系中的变化。或者说,随着中国时代的来临,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成为一种现实的诉求。中国学派的未来发展,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的必然。
吉启卫副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加强中国学派建设是一个宏大命题。从目前中国学派自身发展实际看,需要解决的不是“中国学派有无的问题”,而是中国学派如何建强、建好、建优的问题。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学派面临着重要机遇和重大挑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学派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建强中国学派,是党中央要求、人民群众需求、广大社科工作者追求的有机统一。建强中国学派不是口号式的宣传,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分析“强”在哪里。中国学派建强的内在特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思想引领强、队伍建设优、社会贡献大、国际反响好、人民评价高等五大方面。
王建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术自信”的内涵,有个体与群体的差异。作为个体概念的学术自信,就是个体对自身学术能力的认知与评价,实则就是一种自我感觉。对于一个能够客观认识自我的人而言,学术自信就是一个自我努力与完善的过程,不需要外力的介入;对于一个学术自卑的人而言,学术自信是需要培养的;对于一个盲目自大的人而言,反为过度的学术自信所伤害。在此意义上说,讨论作为个体概念的学术自信,是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因而,今天学界所讨论的学术自信应是一个群体概念。探讨群体意义上的学术自信,必须在一定的语境,特别是比较的视野下思考问题。因为中国汉语言文学、古代史等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就代表全球最高水平,不存在所谓学术自信的问题。所谓学术自信更多的表现在政治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这一学科的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要解决现实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选择何种理论作为立国之本,这是中西方制度差异产生的原因,也是学术自信提出的现实意义;学术自信的背后其实是理论自信,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自信。
黄福寿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术自信与中国学派,具有科学性。要用辩证的眼光冷静的看待中国自己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坚决支持理论党的理论创新的传统,建立自己的学术自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鞋子与脚”的关系观点看问题。看各国学术学派,比如俄罗斯学派,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俄罗斯的东西,不是说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不行,民主社会主义有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是更要总结中国发展经验,为各国借鉴。发展中国学派还要借助比较好的科学技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促进与各国的交流与对话。
肖晋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命运共同体是这五年以来学界提出的一个高频词,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创新。这个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修辞的或政治意识形态这方面的创新创造,其实也是代表了中国,中国之于这个世界的一种理论的创造,蕴含了发展中国学派的可能。
曹峰旗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术自信不仅是个体学者学问做得如何的问题,更多地是指某个学术群体在对自身价值或能力评价所呈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一种相信自身的态度或意识特征,对实现目标的能力充满信心。学术自信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心理基础。中国学术群体只有树立学术自信,才能相信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才能正确对待世界学术最新的发展趋向,充分认识自身的独特优势与不足,以宽阔的胸怀与视野对国外优秀价值观念的开放吸收,克服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的心理。
杨建春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术自信反映了人们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文化自觉和学术自觉两者都体现了文化主体意识的深化,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力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的路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田芝健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打造中国学派要明确历史使命、担当学术责任;促进学术创新,优化学术生态;增强学术能力,提高学术贡献,构建中国话语、体现中国气派的学术自信。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离不开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从学术研究个体而言,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离不开学科中的学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要有使命有担当,中外学术史表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者肩负着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使命,而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者还肩负着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规律。除了要研究这三大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还要研究如何聚焦中国和世界问题,做出中国解释,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当前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处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环境下,哲学社会科学当前面临更大考验。回答这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中国学者必须大有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具有强烈的学术使命的意识和学术担当的学者是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的队伍基础。学者也只有不断地增强学术使命感和学术责任担当度,才能在学术活动和学术生涯中不断地获得学术自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在这个过程中,持续获得和巩固学术自信心,不断提高打造中国学派的认同度和贡献度。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必须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成果,有所借鉴,有所取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格局中要不断增强中国学术的对内开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学术民主。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术民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家齐放、百家齐鸣的方针,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有利于中国国家富强,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的学术活动。要鼓励和支持学者个体和学术团队集体的学术创新,鼓励学术领域通过各种学术活动展开对话。要发展学术领域的协商民主,为健康开展学术批判和批评奠定学术基础。要处理好学术宽容和学术对立的关系,要有一个宽容的学术态度,以学术宽容促进学术繁荣,以学术质疑促进学术创新,以学术竞争促进学术发展,以学术合作增进学术能量。发挥社会主义法治优势,健全规范和保护学者进行创造性劳动,依法规范学术活动,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法管理学术平台,依法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来探索健全中国特色学术争议解决机制。鼓励支持学术诚信,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科学研究有规范,倡导坚守学术伦理,坚守学术道德,领导和支持学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要有学术能力来支撑,有学术贡献来体现。学术能力不仅仅是学者个人的能力,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的行为能力,国家要着眼于整体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能力,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整合资源。从学者个人来看,要坐住学术的冷板凳,站好三尺小讲台,上得去经济发展的大舞台。提高学术能力和贡献也有一个学风的问题,树立良好的学风,要相互尊重,为了共同的学术事业,要有科学精神,严谨治学、依法治学、以德治学、科学治学、民主治学、廉洁治学。要把学术自信放到整个中国自信的大框架上来,“四个自信”必须由学术自信来建构、来参与、来支撑,学术自信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本质上是社会主义自信,再本质上是中国自信。中国学派要为中国自信提供学术支撑,再从中国自信里获得我们的学术自信,这两个东西在不断的进行能量交换,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中国自信离不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学术自信恰恰是中国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力量一定要有我们的学术力量。
姜建成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一是以“四个自信”引领学术自信。“四个自信”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目标引领。有了“四个自信”,才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时代问题的深层次把握、有思维高度的理论穿透力的学术自信,从而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诠释新的理论范式,阐发新的理论支点,架构新的理论形态。二是以“四个自信”规范学术自信。“四个自信”源于党和人民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升华,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行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素材的同时,规范着理论研究的方向、原则和路径。三是以“四个自信”激励学术自信。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重大问题,也是思想理论界进行学术研究的重大问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按照“四个自信”的要求,把根扎在中国的大地上,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深层探究,改变有理说不出、做好了说不好、说了也传不开的状况,自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与呼,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四是以“四个自信”与学术自信相互协同。促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四个自信”中,找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自信,更好地肩负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心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曹峰旗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宽容是学术自信得以维系的基础,更是学术生态保持旺盛活力的关键要素,只有宽容才能为学术自信产生提供适宜的环境、只有宽容才能使学术自信成为可能、只有宽容才能为学术自信的消除风险。如何重树学术自信的路径?一是人才培养要鼓励成功,宽容失败。二是宽容知识分子,“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三是提倡学术宽容,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同时,学术自信与学术宽容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的产生与确立与健康学术生态的形成是同一过程,有着复杂性、综合性与长期性的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各方主体利益博弈与重整的过程,这是一个宏大而细微的工程,说易行难,需要各方循序渐进、共同推进,任何简化其实践复杂性的做法都是有害无益的。
朱蓉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四个自信”是总体自信,与学术自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学术自信生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四个自信才有学术自信,只有坚定学术自信才能推进四个自信,核心在发展、路径在创新、关键在自信。通过思想上的自信,政治上的自信,文化上的自信,进一步处理好自识、自知、自信、自强、自省、自觉的关系。自我认识,认识中国学术自己;自知,了解中国学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自信,在自识自知的基础上达到自信;自强,在自识自知自信的基础上实现自强,自强才有真正的自信;自省,惟有内省,才能不断进步;自觉,上升到本质和规律层面,最重要的是主体自觉。
郑芸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要形成中国学派,一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中国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地认识中国现状,总结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二是要以理性对待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理论。要借鉴,而不是迷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目标。四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必须具有开放性。除了要向历史和中国传统开放、向国外开放,更应该向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开放。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多元文化并存,面对现实,用理论创新回答新的时代问题。
吉启卫副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建强中国学派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时代课题。中国学派建设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复杂性的基本特质,需要整体谋划、系统实施。一是要增强党对中国学派建设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学派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优势所在。建强中国学派,首要就是增强党对中国学派建设的领导力: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学派建设,又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中国学派建设的领导。二是要增强学者对中国学派建设的贡献力。建强中国学派,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大学者不仅是各个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个学派发展的主体。建强中国学派,必须要充分发挥学者主体性作用,提升学者对中国学派建设的贡献力、作用力:既要增强履职尽责的学者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又要在回应重大现实问题中提升学派影响力。三是要增强多元主体参与学派建设的协同力。建强中国学派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有机联动、协同创新。推进学派建设协同创新,需要从学派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下功夫:既要整体提升中国学派建设的融合度;又要有效提高中国学派建设的人民性。
王建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需要脚踏实地,最忌浮躁浮夸;需要持之以恒,最忌急功近利;需要开放胸襟,最忌自我封闭;换句话说,就是要研究真问题,尊重学术发展规律,在竞争中提升中国学派的影响力。首先,学术须研究真问题。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面临的问题可谓层出不穷;但如何辨别问题的真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在此,需要厘清学术性与科学性的差异,学术性强调言之有“据”,科学性强调言之有“理”。所谓“据”就是所述观点有论据,而“理”是建立在“据”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它还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能以偏概全。找到真问题是开展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即便是真问题也有大有小。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少关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多关注一些攸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关注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急问题。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其次,研究须遵循学术规律。学术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切忌拔苗助长。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长期的学术积淀来厚植根基。随着个人生活阅历的丰富,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也会更有深度。学术积淀还包括知识的储备与研究能力的训练,就学术研究对象而言,学术研究要有定力。找准研究方向就要持之以恒,所谓十年磨一剑,切忌学术起哄。一个不断变换研究方向、追逐学术热点问题的学者,是不可能出大成果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因而,习近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当然,研究方向不变不等于不需要拓展与创新,一个成功的学者其研究对象一定有着逻辑的一贯性,这种一贯性就是定力。同时,学术定力不是炒冷饭。有些学者,著作等身,但很多成果是同义反复,或是学界观点的大杂烩。如此定力实为固步自封。再次,学术研究离不开学术反思。学术反思就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与检讨,有似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了学术检讨才能发现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向,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自我革命。学术反思也是一个回归理性的过程,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达到认识的升华,在此意义上说,反思更是学术走向成熟的表现。最后,成果须具有竞争力。如何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竞争力?学术研究要敢于面对学界的各种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意见。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人批评。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地正是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
黄福寿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既深刻反思和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又非常重视世界经验,善于在世界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世界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完善的历史坐标。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放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既使中国发展融入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于时代潮头,反映时代精神,显示出高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理论自信有了坚实基础。
肖晋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是从一个整体观对人类或人群进行关怀。把你和我变成我们,就显得更加平等,在人权观和民主观就会有突破。以前多说个人人权,现在我们讲集体人权。既然讲命运共同体,那就必须讲集体人权。以前资本主义国家不承认集体人权,只承认个人人权。以前只讲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现在承认和平权,发展权,环境权,也是人权。为实现人权话语体系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民主这个词是实现国内民主,西方国家很少说国家社会民主化,但今天我们讲命运共同体意识,突破了狭隘的在国内讲民主,走向了国际谈国际民主。像国内一样,只有平等才会有民主,大国小国都要有平等才有民主。另外,命运共同体里面还蕴含了中国“和”的思想。和,和谐,兼容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除去“和”之外,还有不惧他者,这是中华文化里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中华文化有化,不是同化,而是化敌为友,化他为己。大度不是宽容,大度是不讨厌他者,宽容是我讨厌但我忍着。这是我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厉害之处。我们在思维方式上在全世界可以站稳脚跟,因为这样一个能够化他为己,所以天下无外。天下,无外,都是老祖宗的词,这些词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拒他者”。是大度的思想,虽未化敌为友,化他为己,大度不等同于宽容。最后,引用同济大学教授的话:搞学术研究,从讲西方故事到讲中国故事,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用西方理论讲西方故事,二是用中国故事论证西方理论,三是用中国故事讲中国理论,四是用西方故事来论证中国理论。
杨建春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指向,对学术自觉、学术自信具有精神支撑作用。文化自信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学术自信,学术研究支撑着文化自觉的理念,只有做到学术自信,奠定对文化的价值认定和方位判断,才会做到文化自信。目前我国与西方相比,自然科学发展相对快速,但人文社会科学差距较大,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推进学术研究,提升学术自信,促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以红色文化为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点的文化自信,适应世界发展又传承民族文化,明晰文化发展方向,树立文化自信,开拓文化发展视野,树立更为科学、先进的学术理想、学术认知,调整学术研究的目标和格局,转变学术研究理念和范式,激活、建立体现民族文化特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本土学术,从而扩大国内外的文化话语权。
三、坚定学术自信、打造中国学派的实践导向
立足我国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立足于高校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威尼斯人 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将为学术自信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多样的案例支撑,这有助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王建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国内学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必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因此割断与境外社会科学的交流与对话。就打造中国学派而言,必须在与境外社会科学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才能突显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特色与优势,才能明晰中国学派的内涵与发展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时,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也就是打造共识性话语平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以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
李文娟副主任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有充分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重要学科,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道路自信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想宝库,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精神力量,通过“四个自信”,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自信和引领力,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伍醒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课程思政”是在我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语境下对大学课程蕴含精神规训功能的中国化诠释,突出了“立德树人”与知识育人相统一的话语逻辑,体现出我国以“我”为主,构建大学课程建设理论的话语自信。“课程思政”借鉴了西方课程精神规训的相关理论,同时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进行了主体性表达,不仅体现出大学课程对个体精神成长意义的追问,也表达出课程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引导,以遵循国家主流价值观要求的精神归旨。以此检视我国大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可以进一步理解“课程思政”对于推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变革意义。
四、结语
当前,中国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凝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学术自信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进一步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增强内在创新的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地“中国学派”,在未来很长时间都是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