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张晓宏副校长接受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
时间: 2017-10-24  作者:   浏览次数: 764


         十九大召开期间,十九大代表、我校副校长张晓宏接受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跟着大苏一起来看看吧。


新华社

用三大变革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北京1022日电

十九大报告明确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经济工作的重点必然转向高质量发展。”十九大代表、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分析,当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速度很重要;而现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质量成为关键。

 ——当产品和服务“有没有”不再是问题时,“好不好”就成了关键。报告强调,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是说产品和服务‘有’就可以了,而且要‘好’。”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代表说,现在农业要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工业要向加工精密、设计精良方向发展,文化产品要向精品方向发展。需求变化要求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变革。

 ——效率是经济永恒的主题,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经济亟待效率变革。

王军分析,当前仍有相当数量资金、土地、劳动力资源,沉淀在严重过剩产能、高污染产业中,拖累了经济转型和效率提高。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这些要素资源逐步退出,注入新兴的、绿色的产业中。

 ——动力转换能否无缝衔接、持续到位,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成效。

 “中国经济到了由大变强的关键期,最重要的支撑是科技创新。”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代表说,未来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长期攻关,推动原始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驱动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内在的需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代表认为,企业未来要靠创新挖掘潜在需求,把市场需求与高质量供给有效衔接。对海尔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物联网时代的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

《科技日报》头版

科技创新要“超车”,用好基础研究这个“发动机”

 ——访十九大代表、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

《科技日报》20171021日头版

 “发展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也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1020日,十九大代表、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这些成果可能成为具有引领作用或创造巨大价值的创新领域的基础。

张晓宏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对报告中谈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印象尤其深刻。

近十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和教育领域的投入,我国的科研水平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身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管理者,张晓宏充分感受到了国家改革发展的春风,同时也对国家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科技创新领域,过去我们一直在‘追赶’发达国家,现在是到了‘超越’的时候了。但要想完成弯道超车,就要用好基础研究这个‘发动机’。”

他告诉记者,这些想法源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对国家发展现状的深切思考。张晓宏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执着地追寻着科研梦想。2014年,他作为特聘教授加盟苏州大学,提出了高效蓝色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的分子设计新策略,揭示了基于该类材料体系实现高效蓝色及白色OLED器件的机制,为高效OLED材料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此外,他创新性地提出了控制一维有机单晶光电微纳结构生长及其定向和图形化制备的普适性新策略,揭示了一维有机单晶光电微纳结构生长及其定向和图形排布的机制,为利用高迁移率有机单晶材料实现新型高性能光/电转换器件的简便构筑奠定了科学基础,并因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往往呈波浪形。”张晓宏以人工智能为例,十几年前这一领域就在研究,随后进入了发展低谷。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突破将人工智能发展推向高潮。“之所以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就是要为将来储备创新资源,提供突破发展瓶颈的科技支撑。”张晓宏补充道。

他说,顶尖水平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是买不到的,只能靠自己研发。“创新成果的研发需要时间积累,短时间内可能出不了显著的成绩,因此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


《光明日报》

更好的教育筑就更好的中国

《光明日报》20171018日 6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

扎实的“数字”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底气: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破3万亿元,比上年再增7.36%2016年,进一步明确“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一升一降,彰显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从2010年起,虽然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但与此同时,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比明显提高——人力资源红利将大大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5年,中国教育步履坚定,始终不懈的,是对公平的执着,对质量的追求。5年,中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在探索中奋进,回应时代课题,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1、立德树人,夯实强国之基

价值观乃立人之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立人的“第一粒扣子”。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上升到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大中小学校。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的基石。

 “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感慨就是:思政教育的春天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威尼斯人 党总支书记徐川代表深有感触,“思政教育不仅‘传道授业’,更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要把外化的教育引导目标内化为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识与自觉行为,绝非一件易事,更不能凭喊破嗓子的一时虚火,而要靠‘润物无声’的真功巧力。要有真本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校园里,读诗、品诗活动让现代人在上下几千年的传统坐标中,找到精神归宿。“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由教育部统编的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投入使用,更全面、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通课内课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代表表示,这三科教材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抓手。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师资力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她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加强师资培训,比如通过远程教学,开发针对教师的系统课程。

新型师生关系正成为不少教师自觉的追求。“作为老师,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青年学生在一起。”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凌解放代表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追求的是朋友式的关系,教学相长,和他们平等交流。“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了,对学业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了,这5年,学生越来越自信,能力越来越强,我对他们充满信心。”

亦师亦友,沉醉其中,是心灵的滋养。“教师职业带给我的是巨大的荣誉感、踏实感、责任感和压力感。这是一个启迪人心灵的、塑造下一代的事业,我愿意把我心仪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蒙曼代表说。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在每一位教育者耳畔时时回响。

2、更好的教育,凸显升级发展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201211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理念是指引。“更好的教育”意味着中国教育要从“低重心”发展战略,即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升级到“高重心”的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迎接时代挑战是国人的期盼。学校正努力构建以一流学科为基础、一流师资为保障、一流文化为根本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双创’教育引领,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培养一流人才。”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代表说。

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好的教育就是让更多的学子享受更适合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在更宽阔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苏州教育由‘基本均衡’起步,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新阶段。”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代表认为,“从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升级”是在缩小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优质均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现实需求。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开始,我们重视教给学生知识,后来发现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但即使这样,也没有达到教育的根本和全部,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就自己。这必须在学生自主选择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代表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校生态,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和校长是朋友,他们可以真实地表达意见,也可以把不成熟的甚至“错误”的一面暴露出来,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教育的契机。

3、公平,成就每个人

串串数字写下改革沉稳的步伐: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4%,取得跨越式发展;小学净入学率达99.9%,初中毛入学率达104%,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87.5%,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

更好的教育,是对公平的坚守。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学校教师仲威平代表没想到,与粉笔、黑板相伴多年的她,现在使用起电脑,走进了数字化时代。

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财政投入最大的单项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新建扩建校舍1.65亿平方米,配置了价值80多亿元的新设备。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出彩人生。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教育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在贵州,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开办精准脱贫班,动员贫困适龄学生和未就业青年入学就读。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代表说:“目前已建成双山职教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2016年以来,海南确定了“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十二字目标。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代表告诉记者:“全省中职学校开设了93个中职扶贫励志班,现在读学生2805人。帮助贫困学生在中职、大学毕业后100%就业。实现义务教育‘衣食住行学’财政兜底资助,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特惠性资助体系,已发放特惠性资助5.35亿元。”

今天的中国教育,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日益成为中国的品牌:英国将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引进课堂;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上海教育的成功经验让世人惊叹;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竞逐,中国大学不再是“陪跑者”……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讲,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人才培养改革中释放的巨大红利将擎起更加美好的中国。


《中国纺织报》头版

新时代 新要求 新责任

 ——纺织界党的十九大代表热议报告

《中国纺织报》20171023日 头版

瞄准前沿强化基础研究

苏州大学副校长 张晓宏

我对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比较深的认识和体会:首先,报告中谈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我认为国家要发展战略性、新兴性高技术产业,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这也是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其次,报告中明确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这为产学研合作指明了方向。最后,报告中还谈到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未来,我将根据报告精神,做好以上工作。


《新华日报》

十九大江苏团代表畅谈用好人才这个战略资源

广纳英才,以人才梦托起中国梦

《新华日报》20171023日 4

十九大报告把人才发展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面对新时代、新矛盾和新的历史方位,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识才、用才、聚才,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十九大江苏团代表展开热议。

让人才成为“开路先锋”

 “‘两个一百年’是‘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主要内容,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中国梦’实现途径。而人才正是走中国道路的开路先锋、中国精神的创造主体、中国力量的现实体现。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是‘圆梦’之举,也是‘攻坚’之举。”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金波代表说,“圆梦”中国,必须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真正做到“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以人才梦托起“中国梦”。

胡金波说,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通常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配置。“只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氛围和‘一切皆有可能’的愿景,才能真正‘筑好黄金台,引得凤凰来’,实现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优势,也是推进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常州市副市长、武进区委书记史志军代表认为,一个地区的综合环境能不能集聚人才并且留住人才,取决于这个地区创业舞台的大小和宜居生活的程度,“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敢于出实招、硬招,毫不吝啬地提高政策‘含金量’,通过实施更开放、更有效的引才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模式,使人才落地更精准、更灵活,打造聚才的洼地。”

为人才发展打造优质环境

 “十三五”期间,江苏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今年年初,江苏专门出台文件,推出顶尖人才顶级支持、“凤还巢”计划等引才政策,精准集聚领军人才、乡土人才、年轻人才等三类群体,同时也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松绑”方面作了不少探索。胡金波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才能提高人才集聚的温度,提升创新发展的浓度,提增经济转型升级的质感。“当前,应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契机,不遗余力地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扫除一切阻碍人才事业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着力营造敬才重才的社会环境、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优才厚才的生活环境,让人才的荣誉感、向往感、获得感更强,使江苏成为各类人才的向往集聚之地、建功立业之地。”

今年2月,武进发布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出入境、租房购房、子女入学、就医问诊等多个方面向人才提供特殊的优惠和菜单式定制服务。史志军说,“留住人才,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要细致入微地为他们解决各类问题,要给予他们更好礼遇、更优待遇、更多机遇、更高荣誉,使他们感受到这里不仅有他们的前途和事业,还有他们的生活和眷恋,从而真正把武进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

为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代表认为,这既是新时代对于高技术产业的需求,也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没有基础性研究,很难在重要的、前沿的、高技术产业领域站上制高点。比如苏州要发展人工智能高技术产业,就必须得重视和加强基础和原始创新研究。过去,技术创新都依赖于一些西方国家之前的原始创新,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担当起原始创新和基础创新的责任。”张晓宏说,“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进一步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既是人才的使用者又是培养者,这方面责无旁贷。”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代表认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更多创新创业的人才。结合“双一流”建设,东南大学推出“双创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研究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全方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高端师资倍增计划”重点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东南大学每年引入100多位青年教师,四成有比较长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三分之一来自国外其他兄弟高校。希望这支多元的教师队伍能融合发展,成长为高水平优秀教师,成为行业里的领袖人物。”


《苏州日报》、引力播

张晓宏代表:提高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产出

《苏州日报》 20171023A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昨天(1022日),十九大代表、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提高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产出,这不仅是新时代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也体现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张晓宏对此十分赞同,他认为,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成果,不仅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也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他说,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西方国家的原创成果。而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在科学技术方面更多地担负起基础研究的责任。此外,我们要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一直以来制约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问题,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也是张晓宏关注的一大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此,张晓宏结合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从三个方面向记者介绍了苏州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实践。他说,在科教协同培养上,我们提倡早进实验室、早定课题、早跟学术导师,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学科协同培养上,学校本科阶段前两年不分专业,为学生后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在国际协同培养上,通过短期交流或中长期国际交换的途径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从而培养更多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学生。


中国科学网

张晓宏:抓住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中国科学网 20171020

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的百年老建筑钟楼里,张晓宏如约而至,严肃认真而又不失和蔼可亲,是他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2014年,张晓宏作为特聘教授加盟苏州大学,先后担任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今年7月,他被正式任命为苏州大学副校长。

从张晓宏的言谈中,不仅流露出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的喜悦,更有着身为党代表的一份责任和担当。身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管理者,他对国家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在科技创新领域,过去我们一直在‘追赶’发达国家,现在是到了‘超越’的时候了。但要想完成弯道超车,就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发动机’。” 谈起“赶超”两字,张晓宏感受颇深。

对于如何做好科技创新,张晓宏也有着自己的看法。“首先要下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特别要重视一些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往往呈波浪形。”张晓宏以人工智能举例,十几年前人们就在研究人工智能,随后进入了发展低谷,进入低谷的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瓶颈阻碍了发展进程,一旦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必将刺激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突破将人工智能发展推向高潮。“之所以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就是要为将来储备创新资源,提供突破发展瓶颈的科技支撑。”

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对科研体制、高校科研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对此,张晓宏建议,要优化科研评价体系,由短期评价过渡到长期评价,由重数量评价过渡到重质量评价;要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不能急功近利;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产学研合作并不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唯一途径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翻开张晓宏的简历,诸多头衔和荣誉映入眼帘。他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执着地追寻着科研人生的梦想。

科研之外,张晓宏也在积极思考获取产业技术创新成果更为有效的路径。他指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有多种途径,产学研合作并不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唯一途径。“产学研合作主体和机制不明确容易导致产业技术成果产出效率低下,高校教师对产学研合作的精力投入,也难免会分散教师对人才培养的精力投入。”

十九大报告在加快建设创新国家部分提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为理顺产学研合作机制作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可以说是为解决产学研合作主体和机制不明确问题提供了答案。”张晓宏说。

他解释,引导并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力量是一条很好的发展路径。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基于自己商业开发的需求来做的产业技术,效率最高。企业拥有了一批强大的研发团队,才能够高效地产出更多的、高水准的产业技术,为科技创新储备更多的宝贵资源。

顶尖成果买不到,要靠自己研发

在苏大独墅湖校区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张晓宏有一支自己的科研团队,他看重人才,也注重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研协作能力。“在高校工作,不仅要做好科研创新,更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在张晓宏看来,国家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汇聚更多顶尖的人才资源。“顶尖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是买不到的,只能靠自己研发。只有拥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这一切才能实现。创新成果的研发短时间内可能出不了显著的成绩,因此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

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十余年来,张晓宏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90余名,其中多名博士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资助,多位博士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等职位,研究生中有20余人获得“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而对于未来创新型人才该如何培养,张晓宏心中已有“蓝图”。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要给学生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要进行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让学生早进实验室、科研团队,较早地接触前沿创新领域,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所学的目的是什么,将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动态,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要做好国际协同人才培养,通过出国交流、交换等项目,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这就是张晓宏奉献给十九大的科研经与育人经。


《现代快报》

十九大代表张晓宏:苏州需更多高品质文化产品

《现代快报》20171011日 封6

作为江苏省七十一名十九大代表之一,张晓宏给人的印象是儒雅亲和的。身为苏州大学副校长的他,在科研领域亦有着极深的造诣。“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一个个头衔、荣誉满身。然而,无论身份如何转换,张晓宏始终不忘初心。在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他依旧是十余名硕士生和六名博士生的导师。他也希望通过出席此次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给科研创新以宽松的环境

 “我们国家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某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如果还想取得进一步的成果,比如说像量子通讯,就不能再依靠向欧美学习,而是应该寻求自身突破,在未来引领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在苏州高等学府工作多年的科研人员来说,张晓宏有着切身的体会。

在张晓宏的理解中,结束了旷日持久的“陪跑”和“紧跟”之后,目前中国的科研创新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需要更多的原始创新和基础创新。

张晓宏认为,科研创新是需要多方面支持的。“一是建议国家要进一步重视,给予一个明确固定的投入比重。二是在科研考核上要适当放宽。”说到考核,张晓宏坦言,当下对于科研的绩效考核确实有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成果是需要考核的,但是在时间周期和量化方式上应该有所变通,而非一味的模式化、程式化。”在他看来,考核也需要战略眼光,适当宽松的机制和稳定的支持必定能造就出孕育科技蓬勃发展的根植土壤。“为民所系,不急功近利才是根本。”

在人才层面,张晓宏则认为应该引进“世界级的顶尖科研人员”,与此同时,加速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而对于人才培养,张晓宏有着一套独到的见解,他表示,对于本科生,应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则应要求他们团结协作,并指引他们找到合适的定位和方向。

采访到这里,正巧有几名学生前来汇报科研进展。“张老师多次告诫我们,对待实验结果要严谨,要反复证实。”跟随张晓宏的博士生陈嘉雄如是说。

而另一名博士生周梦娇说,张晓宏除了是自己的导师,更像一位慈父。“张老师经常叮嘱我们要注意实验安全,也时常关心每个学生的生活。”

苏州需要更多的文教设施

张晓宏称,自己此次是作为文教科研代表与会,所以要给苏州教育界多发声。

 “苏州有着千万以上的人口,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常住人口增加迅速,相应的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很容易跟不上。目前苏州仅有三四所本科院校,依我看来,发展到五六所也不多。”张晓宏告诉记者,即便是自己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也常常觉得苏州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太少了。“苏州经济如此发达,市民也有高品质的精神产品追求,高品质的音乐厅、剧院等场所的配备也需要跟上。”

建议高校定期举办党政联席会议

此次赴京,张晓宏也做足了准备。“比如党建和行政及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心得,我会分享给其他代表。”张晓宏认为,党委可以保证行政运行方向的正确,同时也助推了业务的发展。他建议高校可以将校院长会议和党务会议有机结合,开展高校党政联席会议。“重要决策可以在联席会上提出,合并开展可以相辅相成。”

在采访过程中,张晓宏多次提及自己作为专家群体的代表,会认真履行职责,带去有价值的议题,深刻理解会议精神并传达给苏大的全体师生。


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

专访十九大代表、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新闻联播》栏目20171016日播出

他是“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共申请授权美国和中国专利40余项,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他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高效蓝色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的分子设计新策略,执着追寻着科研人生的梦想。他就是十九大党代表、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请听江苏台记者刘志采写的报道。

   张晓宏:你这边的工作呢一个方面呢要注意安全,因为合成的工作大量的实验,另外一个要注意和做器件同学的配合.....

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张晓宏有一支自己的科研团队,每周他都要在这里指导学生、答疑解惑。他的博士研究生陈嘉雄:

特别是因为我们是做合成的,安全这方面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张老师经常强调安全第一,对科研方面他也是很严谨的,就是说做的成果我们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要去反复证实,证实出来了,可以了才能去发表。

张晓宏认为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达到了一个不错水准,但要在一些重点领域获得更大的进展,就不能仅仅再靠向国外学习,而要靠我们自己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来寻求突破,这样才能为将来储备创新资源,提供突破发展瓶颈的科技支撑: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的量子通讯技术,为什么我们现在量子通讯技术在世界上有一些地位,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说我们在量子科学领域有了比较多的和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为这项技术我们国家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非常重大的基础。

身为科研工作者、高校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张晓宏以“实用”和“高效率”为目标,把党建工作和行政、业务工作有效融合:

这样来做党建工作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比如说一些行政工作,苏大一直在提倡的,希望我们的学院的会议开成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党政联席会议来讨论学院的重大决策。

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在张晓宏看来,就意味着要担起一份责任:

我希望通过十九大党代会的召开,我们整个国家能在创新、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环境方面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面貌的改观,可以出台一些新的举措,使得我们的科技创新环境更加的宽松、更加的自由,我们的考评体系、绩效体系更加的合理。

 转自:苏州大学